RunAnt's Blog


  • 首页

  • 归档

AI时代最需要了解的AI工具全家桶

发表于 2024-03-12 | 分类于 财富 AI |
字数统计: 850 字 | 阅读时长 ≈ 2 分钟

在当今社会,经济压力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话题。然而,如何在财务上保持稳健,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和谨慎处理的问题。在这篇文章中,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理财的小建议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务,让钱为我们工作。

首先,我们都知道负债是我们的“隐形敌人”。虽然贷款和信用卡可以为我们提供所需的资金,但是过多的负债会成为我们财务自由的绊脚石。因此,第一条建议就是不要有太多的负债,尽量避免过度依赖借贷来维持生活。

其次,我们应该寻求多元化的收入来源。在这个多变的社会环境中,单一的收入来源并不稳固。因此,我们可以考虑通过兼职、投资理财、创业等方式寻求额外的收入,增加经济上的稳定性。

除了增加收入外,我们还要学会控制支出,减少不必要的花费,多储蓄。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,合理规划每一笔支出,避免盲目花钱,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和应急。

最重要的是,我们要学会让钱为我们工作,而不是永远为钱工作。如何用储蓄进行投资,而不是进行消费,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。不管是股票、基金、房地产还是其他投资方式,都可以成为让我们的钱变得更有价值的途径。

然而,纵使追求财富是很多人的目标,但最大的秘密是:享受生活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富。获得足够的钱以获得财务安全,然后让钱为你工作。不要在积累金钱上浪费全部的生命。有钱人用双手赚钱,富人则利用其他人为其赚钱,最富有的人则是钱生钱。

因此,让我们在追求财务自由的道路上,保持理性投资,控制负债,多元化收入,削减不必要的支出,使金钱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,而不是我们的累赘。愿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掌握财务自由,享受丰富而充实的生活!

“23 年是 AI 元年,24 年肯定是风口之年,错过了淘宝和抖音,总不能错过 AI 吧。非技术出身的 95% 的人都很难以低成本的途径接触到 AI 相关技术,光是科学上网的费用,和 ChataGPT、Midjourney、POE、 DallE 等账号的订阅费用,每个月加起来都是一两百起步了,还不包括其它学习资料和接触渠道的付出成本[皱眉]。

这个项目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些问题,集合了「学习+社群+项目+变现」的形式,以零门槛低成本的优势发掘 AIGC 的能力,298 元一次性买断永久使用[爱心]。

早点把 AI 相关技术用起来,不管对学习、生活、工作和副业,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提升。解放自己的生产力,才能将自己的时间用到最准确的点上创造更多的价值💪(‘ω’💪)。”

扫码加入吧

年末年首又一年

发表于 2024-01-03 | 分类于 wlb |
字数统计: 346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周,本来闲来无事的自己,就准备悠悠着过农历年了,今年也就这样了,没有什么大的期待。
看现在的形势,大环境一塌糊涂,公司也经过了近一年的各种调整,业务方向重新定位为资产管理信托、资产服务信托以及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。只会管管开发运维系统,是没啥意思的,还不被认可有价值,事还多还碎。再看看外边好的机会,也都是需要即插即用的业务侧的产品或者项目经理,而这些都是要和业务强绑定强结合的。也让自己想继续往业务侧的方向努力。除现在的系统外,继续了解恒生一体化相关的业务核心系统,如资管系统、估值系统、清收系统等。这些系统都是要一定的时间以及实践打磨,才能够熟悉的。只要用心跑通一个项目,就能学到很多,就能明白自己手里有哪些工具可用。
刚开始不要把自己当什么角色,要抱着学习的心态来串联整个项目。做好自己能做的事,不懂不清楚的多请教。不懂装懂才是最无知的。

自言自语

发表于 2023-12-12 | 分类于 wlb |
字数统计: 560 字 | 阅读时长 ≈ 1 分钟

最近没什么着急的事情,继续开源节流,继续降本增效(笑)。
也没有很好的赛道,自己的职业天花板近在眼前。有时候都有点羡慕能够来去自如的人,可当下只能继续猫着,不为别的,只为生活。
赚钱真没那么容易,社会的真相,其实很残酷。有时候又不停的安慰自己,自己有现在的状态,已实属不易。昨天看到一句话,生活中除了身体的疼痛外,其余痛苦都源于自己的价值观。比如说职业发展、涨薪,本来就是一个最普通的普通人,却整天想着一夜暴富,自己明知道也不可能,但还是一直抱有幻想。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离奇的事情。每天都输入了很多信息,但最终能独立思考运用到生活中,进行选择决策的很少。多数都是一股脑儿的抛到九霄云外去了。那我们每天都在忙乎啥呢?目前来看,还没有什么一直长期坚持做的事情,有些做法是比较短视的。
其实对于今天培训机构续费的事情,我的情绪很大。倒也不是完全因为这些事,现在觉得,培训机构真的没什么用。教育孩子的本质还是靠父母的引导和监督。目前做的是不够的。话说回来,培训机构的人,也真是为了续费收课时费,无穷无尽的电话轰炸,让本就心烦意乱的情绪,瞬间感到烦躁和亚历山大。当然,谁会真正为你着想呢?不都是为了背后的铜板,但是吃相太难看,我就会说不。凭什么交那么多钱还忍气吞声?难道现在的服务业就是这么干的?这个时候,就该维护权益就得维护。什么主管都是狗屁,当然是护犊子,谁也不知道?这次某门的是事,让自己彻底放弃了走机构辅导的路子。学习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,解决不了的再说了。

读书笔记2

发表于 2023-12-08 | 分类于 wlb |
字数统计: 668 字 | 阅读时长 ≈ 2 分钟

对于个人来讲,大的政策面,也就是ZF主导的投资方向,还是很重要的。
看了有一篇,说的就是要重点投资新基建。其实就是数字、通信、软硬件、人工智能等方向。对于以前互联网行业的人来说,会有一些机会,但是也不是那么乐观。所谓有机会,也不一定机会落到你头上。现在的金融行业,也是在强监管下,逐步收紧收窄。对于35+的人来说,除了尽量延缓被裁以外,还能干什么呢?
降本增效,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,最后都是落到了一般员工身上。还是要争取不断的提高跟进形势发展,并结合自身情况,能够输出结果,也就是有人认同你的价值,方能放大你的价值。
其实很多人不愿承认,要想往上走,要么有人拉,要么有人顶。要不怎么能上去呢
关于选择的事情坚持不下去的原因,也是真的不是发自内心主动去做的,而是被动的去等待。在做一件事之前,也要简单的想想做这件事的目的和动机。
关于如何主动的去寻求有意思的事情,如chatGPT的回复:

  1. 尝试新的爱好: 试试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、绘画、音乐、编程或者烹饪等等。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可以让生活更加有趣。

  2. 参加社区活动: 寻找附近的志愿活动、社团、或者社区活动,结交新朋友,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活动。

  3. 探索旅行: 去探索新的地方,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土人情,旅行可以给你带来全新的视野和体验。

  4. 尝试挑战: 参加一些挑战性的活动,比如攀岩、跳伞、跑步比赛等等,挑战自己的极限。

  5. 学习新知识: 通过阅读书籍、在线课程或者参加讲座,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,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和视野。

  6. 创造性表达: 尝试写作、绘画、摄影、音乐创作等方式表达自己,释放创造力。

  7. 与朋友共度时光: 安排聚会、活动或者一起参加兴趣小组,与朋友一同分享快乐时光。

  8. 锻炼身体: 运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,可以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,比如瑜伽、慢跑、游泳等等,保持身体健康也能让生活更加有趣。

每一项其实都可以尝试,但,现实是,分身乏术。

读书笔记1

发表于 2023-11-28 | 分类于 wlb |
字数统计: 730 字 | 阅读时长 ≈ 2 分钟

在闲暇期间,也不能无目的的摸鱼,实在不是一个被动的人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,还是要遵循的。
今天学习下《zg是部金融史》,貌似还不太好找。
初看了一些,既然是历史,就没法全信。还真有很多颠覆认知的事情,无论真假。人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,真的很不容易。
特别是涉及到能给个体带来既得利益的时候。谁会和利益过不去呢?现在又是一个讲求金钱的物质社会。
今天继续学习,消费降级继续存在。小孩在的课外辅导班,要适当的停止,其实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,只不过没有用心的去发掘。
如果只是当甩手掌柜,找哪个机构都不好使。英语就是多读,背单词,无他。语文也主要是基本的字词、多写,多读课外书。数学计算第一,其余的跟上节奏。
历史要辩证的看待,现在理解的越发深刻。能看到的历史,很多都是被篡改过的,其实是掩埋了历史的真相。
看了第一步金融史,只能说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所做的一切其实都离不开金钱。古往今来,只不过是换了形势,本质依然未曾改变。
对于普通人来说,早一天了解社会的运行逻辑,会少走很多弯路,也能想明白很多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。
皇权-封建官僚-小农经济,这是存在了上千年的治世框架。现在依然处于其框架内,我们能看到什么呢?
再说目前的形势,大环境的经济形势向下,进入到衰退期,在此期间,寻求大幅财富增长几乎不可能。
寻求生活稳定,尽量不要负债,已有资产的保值,才是渡过寒冬最重要的。
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,以往的人心浮躁也就失去了基础。当赚钱已没有那么容易的时候,赚钱不再是人生唯一目标。
人生境遇变得煎熬的时候,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。时间就是金钱,这句话,需要改改了。
看清一个经济体是否强盛,最精准的是要看有多少中小企业在竞争中成长,胜出,甚至成为全球跨国企业。也正是这个道理,才要反复强调支持中小企业。这当然说明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从众利己,撇除大多数人都在做的就一定是对的观念,大多数人在做的事情,特别是投资,如果只是看到多数人在买啥就买啥,结果是必然亏钱。
赚钱的永远是少数。

如何与自己和解1

发表于 2023-11-24 | 分类于 work life |
字数统计: 1.2k 字 | 阅读时长 ≈ 4 分钟

其实焦虑、内耗一直存在,只不过程度不同,来源不同。
毕业时大干快干,对以后充满了期待。现在看来,那会心动出走的原因,无非是上升空间和薪资待遇问题。更深层次的是,是对自己以后的担忧,年纪越大但是没学到什么拿得出手的技能,庙堂之上又没人,这样一穷二白的我,如何在大城市立足的问题。正赶上互联网的火热,就毅然离开投入到互联网行业。七年已过,互联网已不比当年,大环境形势急转直下,对35后的码农不友好,多数人都顾着自保。有个work就不错,还奢求什么呢。人向上的成长得失,看势、运、平台,再到能力,每走一步都要审视是自己的能力还是平台给的。普通人优先选择大平台,至于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事情,就是社会黑厚学的事情了。多数人随着年纪越大越追求稳定,而现实却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,这时候精神内耗和焦虑就出现了。根本上还是没有实现财务自由,但,有多少人能真正达到呢,所以,焦虑和精神内耗会一直存在。
人说焦虑多,其实就是没有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。总想着自己多厉害,当下的现实所得都是不对等。真的是这样吗,很多人都不能接受自己现实.
工作就是需求驱动的,在没有需求的时候,毫无目的的去学习很多内容,只会增加自己的失败感和无力感。闲的时候,还是放松的好。
找找书看,在寻求机会的时候,避坑,比什么都重要。现在就是 你不理财,财不离你。现在的形势普通人还能干什么呢?叠加35+的现实,要想不降薪或者没有硬关系内推,都是石沉大海,很多都是联系了然后就没下文了。裁员的消息持续不断,最流行的就是不要轻易跳槽,能苟则苟,有份工作真的是当下最好的保障了。至于其他,降低预期就是最好的消除焦虑的办法了,当然每天也不能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刷刷新闻、短剧,在愉悦身心放松的同时,也要时刻关注变化市场变化,包括企业经营市场以及求职市场。但,大龄还一直在基础岗位,确实更被动。各处惊雷不断,除了避雷还是避雷,消费降级也是大势所趋,现在买东西就是货比三家,能便宜就便宜,原来是JD优先,而现在明显PDD的多了起来。
IT互联网这个行当,也是能多狗一天是一天,切赛道也不是说随时可以切换的,稍不注意就是跳大坑,真是难。不像前几年,即使是卷,那也是有希望的卷,而不是现在,攻转守,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住现在的工作,人的心态就不一样了。随着FDC的继续爆雷和下行,更多的问题将陆续浮到水面,对于普通人就更难了。
在V2上也看了很多,做过普通程序员的,后续还能赚转到哪些行业?目前看来没有太好的选择,副业也不是那么好经营的。赛道都是需要自己找,健康是第一位,说到这,最近帝都各种儿童感冒肺炎啥的,真是让人无以言表,太难了。多数都是孩子,挂不上号,咳嗽成肺炎的,啥情况都有。家长也很难,一边还要卷学习,一边又是生病,各种意外情况不断,太魔幻现实主义了。现在我是真正体会到了人到中年不如狗的含义,上有老下有小,面临失业的压力,教育小孩的压力,自个有病也没法说,只能硬抗。眼一睁,真的是周围都是需要你的人,你又能依靠谁呢?这个时候,是最想啥也不干直接回农村晒晒太阳,这才是生活。啥也不干的一天,谁说就不是愉快的一天呢,真的要天天搬砖才算是充实的一天吗?不。对自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一天,才是充实的一天,无论是在做什么。现在的短视频真的很能分散人的注意力,但是除了手机,还能做什么呢?看书倒也还行,最近也没找到好的书。今天就先写到这吧。

近期形势继续向下

发表于 2023-05-19 | 分类于 work |
字数统计: 1.1k 字 | 阅读时长 ≈ 3 分钟

好几天没更新,主要是不想无病呻吟。
自从3月份开始看机会以来,到现在为止,虽然偶尔有电话联系,但没有一个offer。有一家担保公司倒是面了两轮,但到最后杳无音信。做猎头的也是没品,有无结论给个反馈不行吗?直接失联,呵。后来经过与HR的朋友聊天,目前的IT业,对年龄限制的比较死,超过35根本不会考虑,无论你的背景怎样,当然,我说的是普通大头兵。如果是内推,也许概率大一些,我没试过,过了51,有点安于现状的意思了。真是两头忙,心力交瘁。结果呢,前几天,公司原因要把整个外包团队都解散,哈哈,真的不知道要干啥。如此看来,形势也大为不妙,让人不得不未雨绸缪,虽然市场上也是一片惨状。人到中年,对于普通人来说,赶上经济衰退期,真的是更加艰难。以前还有靠自己努力,或者卷,用年轻的身体去换取生存的资本,还有希望。现在呢,没有任何希望,不断的卷和焦虑,只是为了保住这份卷的活,要不然生存都成问题。
现在都在讨论AI,对于开发来说,从 devops到AIops,也是众多潜在应用领域的大胆尝试。不过都是基于容器化的构架部署方式,更适合。对于比较保守的行业(比如说传统金融行业)短期内是无法落地应用的。这也就是更加有效且成本更低有比较有成长性的技术实践,都来源于真正的技术型公司的原因。
最近陆续接到两家公司的面试邀约,正好目前公司项目缩减,需求暂停开发,闲来无事,报着学习的心态就去应试了。第一家是传统网络公司,核心是宽带业务,不过呢是民营企业,是一个叫做CTO的岗位。聊了大概一个小时,总体来讲,其实也是在折腾求生,至于脱壳上市之内的,我觉得听听就好。在国内的宽带市场口碑一般,城市核心区一般没有存在感。对于所招职位的具体要求和角色,本身也不太清楚。据说要面试三四十人以后,才能确定这个角色的定位。但最后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我就礼貌性的住嘴说拜拜了。这就是发现,公司和人一样,不知道自己明天的路在哪里,那么谁能帮你呢?人,也是要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,要去哪里,这种方向性的问题,是首先要搞清楚的。
另一家是19年在郭嘉政策的号召下,成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,说实话硬件条件是真的好。不过呢,面试路上以及等候时间2小时,交谈10分钟。。最后来一句,该岗位需要业务属性比较强。NM啊,猎头JD发的完全是技术导向的职责,到了这里全程不谈技术点,鄙人确实缺大理财领域的业务知识,但是为嘛不早说呢?八成是为了别人的KPI而招聘的了。提醒啊,凡是猎头推荐的岗位未通过,均不回复的,直接拉黑。这种人没有职业素质。
说到近期的这些变化,发现年纪越长,但是又没有达到领域top水平的,其价值真的是直线缩减。而业务领域的知识,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。如金融券商行业,除了基础知识以外,还需要长期的实践复盘总结运用,周而复始,方能有所积累。对自己来说,还是要踏实深耕业务领域,比如信托业务、投资业务等。主动学习,坚持不懈,这样才能有一定的就会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,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码农开局 金融养老

发表于 2023-05-10 | 分类于 work |
字数统计: 761 字 | 阅读时长 ≈ 2 分钟

公司各项业务影响较轻的要算资管了,最近IT也是在大力投入。刚好有机会接触到了策略研究这块的东西,说说自己的想法。
这一想法的初衷,是为了在金融行业积累一些经验,对于从互联网过来的人来讲,最重要的就是迅速补齐金融相关的知识,自己就是以考促学的方式,来逼迫自己持续学习最基本的金融概念,同时在关注行业所用到的一些系统及软件框架,后期在寻找与一线业务对接的机会。
有篇文章说的不错,码农开局,金融养老,这也是自己一直在寻求的方向,也是多年前一位同事给他自己的定位。以软件技术为背景,辅以金融业务知识的不断积累,在融合,这是一个不错的赛道。更何况自己现在已经身处其中。人生财富管理的三个阶段:年青时拼身体,中年时拼人脉,老年时拼理财。在国内也就是以35岁为界,这之后就不再算是青年了。可笑的是,没有人脉,哈哈哈。虽然浪迹多家公司,但基本上都是离职即消失的节奏,不再联系。后来发现这种情况的还不在少数。所谓人走茶凉,其实人不走也不见得是热的。悲观的说,在非体制内,过了35岁就是能多干一年就多苟一年。
投资交易真的不是一蹴而就,需要长期坚持持续输入输出,真的实用的模型也不会有人告诉你。网络上明面传授知识背面坑你的事,不要太多,少踩坑其实已经超过了很多人。
介绍一款翻译插件,针对经常需要浏览国外网站的人来说,很不错,推荐出来。https://immersive-translate.owenyoung.com/。
越发觉得,利用好网络资源,几乎能解决全部技术性问题(对于常规应用系统来说)。不会使用多方工具只会作为伸手党,注定是最快被淘汰的那一批人。难的是,要将每天吸收的东西,和自己目标相契合。可悲的是,很多人包括自己都没有很好的了解这个世界的运作真相,也就会走很多弯路。比如说程序员职业(这里指的大多数的普通程序员),都是工具人角色,到了一定阶段其重要性会逐渐降低。在任何时候都在业务模式为王,哪怕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,也是基于市场需求来的,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。要找到个人价值对应的市场需求,网上挖坑的实在是太多了。不了解背后情况的,很容易被带歪。独立思考、创新,很难做到。

docker扩容

发表于 2023-05-06 | 分类于 work |
字数统计: 703 字 | 阅读时长 ≈ 2 分钟

早些时候,由于开发协作需要,尝试搭建一套dzzoffice,onlyoffice,mysql组成的内部网盘工具,主要用于文档类共享和在线编辑。用到现在,其实还蛮好用的,不过呢,运维的工作量不小。
起初搭建的时候,也是在网上找的教程,参考来部署的。本来是打算按照组建来单独部署和连接,但后来发现,对环境的兼容性太差,有很多问题要解决。后来索性就通过docker来部署。真的容易了很多,镜像下载后安装,端口映射,启动,很棒。但是呢,对docker并没有很多使用以及运维经验,完全就是边学边干。后来除了安全漏洞需要升级版本外,没有遇到别的问题。
后来呢,很多项目组也用到了这个网盘工具,容器默认的10G空间就不够了,导致文件无法上传。只好扩容,找了一圈,但多数都不是完整版本。我觉得有必要这里记录下过程,方便后续参考。
通过docker ps -a 命令,找到要扩容的容器,通过dmsetup 命令,找到对应的虚拟磁盘,通过suspend/reload/resume命令,使扩容后的操作生效。当然,这里边还涉及到扇区的换算公式,直接百度即可。前面一切顺利,但是呢,在配置pool大小的时候,始终无法resume成功,提示invalid arguments。容器以及创建的虚拟目录都存在,但就是无法挂载。后来实在没辙,就重启了docker所在的宿主机。重启后,docker可以正常启动,但是要启动某个容器,发现起不来了。这个时候就把reload/resume命令又重新执行了一遍,mysql和onlyoffice可以起来了,dzzoffice死活起不来。而且每次提示的错误信息还不一致,一会是期望的和实际的磁盘空间不匹配,一会是端口被占用。不匹配的问题,其实再执行一次 reload/resume命令即可,端口被占用的问题,用netstat命令看了也没有被占用,多试了几次后,居然可以了。
事后发现,1是在创建容器的时候,没有考虑到后续扩容的事 2是动态扩容的话,会导致容器重启失败的情况 3是对docker的原理不清楚 4是没有及时绑定容器内和宿主机的磁盘目录,导致容器无法启动后数据丢失的风险。
对于数据备份,临时方案是定期通过docker cp 命令,手动备份。一种是操作系统级别建立快照,但是无法解决容器损坏的情况。

说说外包及今日学习心得

发表于 2023-04-25 | 分类于 wlb |
字数统计: 627 字 | 阅读时长 ≈ 2 分钟

国内很多公司都有外包的存在。其实就是一种降低成本以及风险的合同形式,将人按照正式非正式进行区分。
如今IT就业形势不好,被裁员了的捉急找工作的,会降维加入外包公司,成为人力资源之一。并不是说外包的工作能力以及态度都很差,但绝大多数都很一般,待遇上除了几个挑头的,普遍偏低,主要是被外包公司拿去了。我的一个底线就是万不得已不去外包,毕竟回头很难。自己也招聘管理过很多外包人员,多数态度还是很好,很尽责。但是因为这种合作形式,很多人都是推一步走一步,对于工作当然可以理解,毕竟干一天有一天的工钱,但是对于自身后续的发展和技能提升方面,其实都比较被动,得过且过的这种想法。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,在这条路上就是个青春饭。很多前期错过的东西,后续要再拿回来,就会付出更多努力。
画图还真是一件耗时费劲的事儿,花了一张系统部署架构图,花了两个半小时。颜色搭配上还是很土,凑合能表达出意思。除了做好本身的系统开发及运维外,还需要不断补充自己的业务知识,流程系统多数都是跨系统间数据交互,能反映出公司在业务管理上的方式方法,但远远不够。金融行业,特别是证券投资领域,整个流程是很复杂的,要在短时间从旁观者的角度,自学了解透,是很难得。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学别实践,但又没有参与业务运营的机会,只能通过系统文档和系统操作来窥探一二。通过死记概念也是很难,通过理解加运用才是最好的办法,专有名词的理解还是要加强。
有时候真觉得很难,感觉是被生活所束缚。看了很多讨论,在这个年纪很多事情,其实就看得很明白了,没必要天天想着发财、逆袭等不切实际的东西。看透现实,适应现实,放下执念,才能在繁杂的生活中,寻找到平衡。

12…5<i class="fa fa-angle-right"></i>

RunAnt

搬砖,种地,放马西山

46 日志
18 分类
29 标签
© 2024 RunAnt |
本站访客数:
|
博客全站共56k字
|
主题 — NexT.Muse v5.1.4